花语谷网   >   桉树  >  正文

桉树花有利还是有害?桉树花的作用用途和危害分析

桉树花有利还是有害?

气候影响

云南干旱,桉树却被当成罪魁祸首。这种有经济效益的树木因生长速度快,在云南等地广为种植,有传言称桉树短期内需水多像“抽水机”,蒸腾旺盛导致水库水位下降甚至改变当地小气候,从而令土地干旱、水源枯竭。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数据上和实际案例上的支持。

进化历史

桉树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因为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已经有了斜序脉的种,它的原始类型具有中生系构造特点,其进化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境内顺应着地质史的变化而进行,也取决于它对干燥、干旱和半干旱条件的适应,以旱生系为主,也有中生系和喜冰雪系。

进化方式

旱生系

桉树对干旱条件的适应导致了一系列形态、解剖结构的形成。最早适应类型之一是在叶上形成树胶、绒毛或刚毛,但当干旱加强时,这种保护并不太有效,因此除了少数情况外,仅在植株幼龄发育期被保留下来,以后的阶段是形成蜡层表皮。山区和干旱区生长的桉树的幼叶和成熟叶上、树枝上,或树干上都有蓝灰色的蜡层。到现代发育阶段,桉树的角质层加厚,以利于它最安全地适应干燥条件。因此,桉树的再生性状都是从中生进化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生系

澳大利亚北部潮湿地区的各个种,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潮湿沿海地区和潮湿山区的很多树都应归到中生系。

喜冰雪进化系

是一种适应了高山寒冷生态的进化系,它包括了生长在澳大利亚的中部干燥地区的一些种,这个地区的生存条件是昼夜温度的剧烈变化,往往白天高温(炎热),夜间低温(严寒),这里的桉树的进化实质上是一种退化进化,其演变程序为乔木—亚乔木—小乔木—灌木。

分布演化

198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古植物专业组在四川省西部地区海拔3700m的理塘县晚始新世纪地层中,采集到40多号桉属植物化石标本,这些化石中有桉树叶子印痕化石,还有果实和花蕾化石。化石初步鉴定是热鲁桉,这种桉树与现代国内引种的细叶桉和赤桉相似。

20世纪90年代,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和井冈底斯山还发现有狭叶桉化石。从植物地理学方面看,在距今四五亿年前的晚始新世,四川西部和西藏分布着大片的桉树植物的常绿阔叶林,那时,上述地区气候温暖干热,十分适宜桉树生长。后来,约在数百万年前,强烈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地壳隆起,桉树植物不适应高寒的气候而消失,桉树适生的逐步南移,经马来西亚到达大洋洲,以至现今澳大利亚成了桉树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这批于中国始新世纪晚期地层发现的化石,比有记载的在澳大利亚渐新世纪地层中发现的最早的同样桉树类化石要早1000万年左右。对一向认为桉树植物起源于澳大利亚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危害争议

在中国,关于于大面积种植桉树是否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桉树是否为“抽水机”、“抽肥机”及是否有毒等方面。

反方

有部分专家认为桉树具有入侵性,大面积种植有如下危害:

1、它会分泌一种化工物质,这种物质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

2、生长迅速,养分吸收太快,会造成土地养分贫瘠;同时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

3、有理论说它大量吸收水份,会造成水源枯竭;

4、桉树同时可以杀菌驱蚊,于是没有以蚊为食的昆虫,就没有以昆虫为食的鸟类。

5、桉树还可能会污染水源,破坏水质。

正方

关于桉树大量吸收水分的问题,经有关专家在雷州半岛多年的研究表明,桉树光合作用强,用水效率很高,每生产单位生物量所消耗的水份比其它树种少,对地下水也没有影响;雷州半岛大面积种植桉树后,原来的红沙漠地带变成了绿洲,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关于桉树是吸收肥力过大的问题,在雷州半岛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初期,由于林地的大量地被物,包括枯枝落叶、林下植被等都被洗劫一空,这样使养分无法归还林地,破坏了养分的生物循环,使桉树经营过程对土壤肥力的消耗较大,从而大大加剧了林地地力的衰退;通过科学施肥、降低种植密度、枯枝落叶和砍伐剩余物留地还田等措施,是完全能够避免土地板结和地力下降的。

关于桉树有毒(即“克生”效应)、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问题,从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情况来看,林下植被均十分丰富,并不存在杂草长不起来的现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试验表明,有些桉树品种并没有抑制作用,桉树人工林并不象常被人们指责的那样不适于鸟类生活”。

据研究,截至2012年,尚未发现桉树会释放任何有毒物质。粤西有五十余年的桉树栽培历史,都没有种植桉树释放毒素污染环境的说法。

联系我们|m.huayugu.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